益山弥勒寺址
位于弥勒山南麓的弥勒寺是百济第30代武王(在位600~641年)时建造的寺庙。弥勒寺是为了通过佛教的力量防止新罗入侵而建造的,是百济最大的寺庙。据《三国遗事》记载,王和王妃在前往狮子寺时,在龙华山(现在的弥勒山)下的大莲花池看到了三尊弥勒菩萨。因此王妃想在此建造寺庙,于是王填满了池塘,并建造了弥勒寺。这反映了百济人坚信未来的佛祖弥勒将显现并会拯救世界的弥勒信仰。这里曾有两座石塔和一座木塔,位于西侧的益山弥勒寺址石塔迄今为止经历过了20年的修复。这座塔建于639年(武王39年), 是目前保留下来的石塔中最大且历史最悠久的石塔之一。据推测,原本是9层石塔因被损毁,所以现存的只有6层的一部分。拆卸、维修工作以保存原型的方式进行,从在此过程中发现的舍利庄严具可以看出石塔的建造年代。将大大小小的石材组装复原的弥勒寺址石塔是展示从木塔向石塔过渡过程的珍贵文物,同时也是古代建筑的实际例证, 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在韩国佛塔建筑研究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来源: 百济世界遗产中心提供
-
地址
全罗北道益山市金马面箕阳里32-2
-
咨询
063-859-5709
-
参观时间
10:00~17:00(旅游咨询处)(每周一、1月1日)
-
纪念戳
弥勒寺址旅游咨询处
-
门票价格
免费
-
主页
-
交通路线
KTX益山站下车 → 在普通公交 "益山站" 站乘坐41路公交车 → 在弥勒寺址站下车 → 步行11分钟